美國總統唐納德·川普(Donald J. Trump)近日在白宮簽署了一項開創性的行政命令,正式宣布建立「美國戰略比特幣儲備」與「加密資產儲備」。川普稱該政策「極具歷史意義」,旨在兌現他競選期間對支持者和加密貨幣社群的承諾,推動美國邁向全球數位金融領導地位。


簽署儀式亮點

在簽署儀式上,川普發表了講話,強調該行政命令的核心目標。他表示:「今天我們要簽署的是非常具有歷史意義的行政命令,建立戰略比特幣儲備和加密資產儲備。這是我們的承諾,你在整個競選中做的,今天我們要信守承諾。」

他進一步解釋,該儲備將完全由聯邦政府已持有的比特幣作為資本支撐,「所以不會花納稅人一毛錢」,並形容這將成為「數位版的福特諾克斯」(Fort Knox,美國黃金儲備所在地)。

此外,川普批評過去政府缺乏長期戰略,導致比特幣過早出售,使美國納稅人損失超過 170 億美元的潛在價值。他強調:「現在我們有(長期戰略),所以這是你堅信的事情,對吧?對,所有社群都一樣。」隨後,他自信地補充:「非常好,我絕對做出了正確的承諾。」


政策內容與執行細節

根據行政命令,戰略比特幣儲備將以聯邦政府在執法行動(如沒收非法活動所得)中獲得的比特幣作為初始資本。白宮尚未公布具體持有量,但據傳美國政府目前擁有約 20 萬枚比特幣,總值約 175 億美元(以當前價格計算)。這些資產將不再被隨意出售,而是作為國家層面的長期儲備,以對抗通貨膨脹,並提升美國在全球數位經濟中的競爭力。


市場與輿論反響

簽署儀式後,比特幣價格出現短暫波動,從 89,000 美元一度下跌至 84,900 美元,隨後回穩至 87,700 美元。市場分析人士認為,投資者對政府僅使用現有資產,而非直接購入新比特幣感到失望,削弱了市場推動力。

加密貨幣社群內部對此反應不一。支持者讚揚川普兌現承諾,並認為此舉為美國擁抱區塊鏈技術的重要一步;反對者則認為政策力度不足,未能從根本上改變市場格局。

經濟學家保羅·克魯曼(Paul Krugman)對此表示強烈質疑,稱其為「數位版的空頭支票」,並警告可能加劇市場投機風險。另一方面,川普的支持者則認為,這將為未來數位資產的合法化與普及鋪平道路。


台灣與全球視角

在台灣,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(金管會)正密切關注美國此舉對全球加密貨幣政策的影響。台灣預計於 2025 年 6 月提交虛擬資產專法草案,業界人士認為,美國的戰略儲備計畫可能促使台灣加速立法進程,以確保在數位經濟中的競爭力。

川普在簽署儀式結束時信心滿滿地表示:「這是你堅信的事情,我們做到了。」此舉不僅是他個人政治議程的延續,也可能成為重塑全球金融格局的關鍵一步。未來的政策執行與市場反應,將是這項行政命令成敗的真正試金石。


 

Shares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