委員要求加速 VASP 審核、明確專法儲備規範,並提醒納管後政府責任加重
今 ( 27 ) 日於立法院財政委員會,民眾黨立委黃珊珊針對虛擬資產服務提供商(VASP)監管議題,向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(金管會)主委進行質詢,重點聚焦於業者登記現況、審核效率、未來專法方向,以及至關重要的用戶資產保護機制。
VASP 登記申請緩慢,黃珊珊籲加速審核、明確規則
質詢中,黃珊珊委員首先關切金管會先前公告輔導的 23 家 VASP 業者,目前僅有 4 家正式提出洗錢防制法遵聲明申請(涵蓋 10 家公司實體)的狀況。她指出,距離 6 月 30 日的緩衝期截止日(編按:根據金管會先前公告,未完成法遵聲明 VASP 的緩衝期至 6 月 30 日)所剩時間不多,但仍有業者尚在觀望。
黃委員特別提到,自今年 1 月 9 日即有業者遞交申請,至今卻仍未獲核准,質疑行政效率是否過於緩慢。「行政程序法兩個月你們都不處理嗎?還是要等到全部的時間過了再來處理?」她強調,主管機關應盡快明確遊戲規則,一次性告知業者需補正事項,而非反覆退件,才能有效引導業者落地台灣、納入管理。
金管會主委回應,目前收到的申請案會依行政程序法規定的時程進行審核,包含要求補件等程序,並表示了解多數業者會盡力在期限前提出申請。主委亦認同,目標是將所有服務國人的業者納入管理,以加強對民眾的保障。
專法方向受矚目,用戶「幣」須保障成焦點
隨著 VASP 納管逐步落實,未來專法的制定方向成為質詢核心。黃珊珊委員指出,金管會的專法草案已在研擬中,並提及美國前總統川普將虛擬貨幣視為國家戰略儲備的例子,強調虛擬資產的市場價值與地位日益重要。
她進一步提出關鍵問題:未來納管的 VASP,其持有的用戶「虛擬貨幣」資產,是否應比照法幣建立相應的保障機制?「法幣在銀行有存保公司可以互相保障,但是虛幣現在還沒上路…萬一將來有一家(平台)不小心像以前的銀行倒掉,然後消費者求助無門?」
黃委員強調,應未雨綢繆,在專法中即納入用戶虛擬資產的保護措施,例如規範平台的冷、熱錢包比例、是否需提存準備金或保證金、以及是否建立類似存款保險的機制等。「這都是遊戲規則,人家都要看你的遊戲規則才決定要不要進來給你管。」她認為,規則的不確定性是導致部分業者仍在觀望的原因之一。
金管會主委表示,用戶保護與市場安全網的建置是專法的重要方向,會廣泛收集各界意見(預計召開 20 場公聽會),並朝此方向努力。
納管後政府責任加重,國際標準需考量
黃珊珊委員最後提醒,一旦 VASP 完成登記,形同獲得政府一定程度的背書,民眾的信任度會隨之提高。「當民眾相信之後,我們就有責任。」她呼籲金管會與中央銀行應共同研議,參考國際上對虛擬資產儲備與保護的相關基準,預先做好準備。